近期,國外疫情仍處於高發態勢,大量海外用戶無法出門,線下娛樂活動驟減,用戶不得不通過線上的眾多App消磨時間,導致了各大應用商店中遊戲、視頻等娛樂性應用的下載量大幅上漲,遊戲出海迎來新一輪機遇。在遊戲出海的過程中,本地化是推廣遊戲、擴大玩家群、提高收入的重要手段。那麼,遊戲本地化僅僅隻是翻譯遊戲內容嗎?遊戲本地化涉及哪些環節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遊戲本地化的具體流程,讓小白客戶也能輕鬆避坑。
1.文本評估
在收到合作意向之後,我們會首先向客戶提供試譯稿,選定具體的翻譯人員,接下來,就要對翻譯文本進行評估,確定翻譯字數,並和客戶溝通語言風格、項目工期等事項。另外,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文本去重。文本重複分完全重複和部分重複、文件間重複和文件內重複。需要采用專業的工具進行處理和計算。完成了這一步,就到了翻譯的準備階段。
2.術語表準備
遊戲翻譯文本量大,而客戶的研發時間有限,往往需要多個譯員配合完成。此外,遊戲中的道具、人名、關卡等詞彙,會在不同的情景中出現,這也就決定了在正式翻譯之前,需要先對文本做術語提取,統一相關詞彙的翻譯表達。術語表在翻譯的過程中也會不斷地豐富,譯員們要隨時保持溝通,我們的項目經理會及時跟進這一過程,實時進行把控,確保術語統一,避免譯文中出現詞彙混亂的情況,影響遊戲體驗。
3.文本翻譯
翻譯可謂是本地化過程中的核心環節了,在翻譯開始之前,我們的譯員需要先試玩遊戲,對遊戲背景、玩法、主要功能等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但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深入體驗遊戲的各個環節,譯員還是會遇到很多令人頭大的事情,比如翻譯的文本缺乏語境,譯員需要根據經驗猜測其應用情景,並聯係前後的文本,選擇最合適的譯文。而由於翻譯任務分配導致的文本割裂,譯員們要隨時溝通,確保文本上下的一致性。
4.審校
對於任何文本類型的翻譯,審校都是必不可少的。CAT工具(翻譯輔助軟件)的QA功能可幫助檢查術語一致性,字符串缺漏等問題,節約人工審校的時間和精力。而人工審校則是在此基礎上對語言質量進行嚴格把關,斟酌用詞與表達,潤色譯稿,統一翻譯風格,確保譯文的專業性和準確性。下圖是我們的實際案例,可以看出,人工審校後的版本用語更加精簡,並不拘泥於原文,一味的直譯,而是重在表達原文的內在含義,傳遞情緒和語氣,最大程度貼近目標市場的語言習慣。
LQA
其它類型的翻譯文本翻完了審完了也就結束了,但遊戲文本不同。遊戲的界麵限製、出海的文化差異、遊戲翻譯語境缺失等等都決定了遊戲本地化必須要進行最後一項流程LQA(Localization Quality Assurance)。我們的母語測試人員會親自體驗遊戲,全麵檢查遊戲中的對話、文本長度、文化禁忌、語音效果、界麵布局、遊戲操作流暢性等有關語言、視覺效果和遊戲功能的各個方麵,排查各種bug,並針對不同的模塊生成特定的LQA報告,報告中會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根據遊戲實際運行情況進一步調整譯文,加強遊戲體驗的流暢性和沉浸感。
要做好遊戲本地化,不是說完成上述流程就萬事大吉了,在本地化的過程中,往往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其它方麵的問題,比如:
保持政治敏感,根據政策規定進行內容調整
翻譯公司要根據政策內容確定是否可以開展合作,遊戲本地化過程中要注意政治敏感,對於遊戲中有爭議的,甚至是反華辱華的內容一定要注意甄別,及時與甲方溝通,對相應內容調整修改。賺錢事小,家國事大。
了解文化差異,尊重目標客戶群體
有人說過,語言的翻譯歸根結底都是文化的翻譯。無論是漢化,還是出海,都要充分考慮目標群體國家的文化差異。例如在日本十分受歡迎的蘿莉文化,在美國可能會聯想到未成年色情。譯員在翻譯過程中,要保持與甲方的溝通,對出現文化差異的部分及時提供修改意見。
總而言之,翻譯隻是本地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本地化涉及翻譯過程中的方方麵麵。基於完善的流程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我們已經助力上百家企業完成出海項目,合作夥伴涵蓋掌趣、小米、蓋婭互娛、人人遊戲等各大遊戲廠商;遊戲項目涉及各類題材,在RPG、SLG、MMO、休閑遊戲等領域均有不俗的表現;另外,我們的遊戲譯員都是資深的遊戲玩家,擁有數十年的本地化經驗;在項目的各個環節,我們也會安排專人嚴格把關,確保項目順利推進,翻譯質量無懈可擊。瑞科遊戲本地化,我們隻產出最好的作品。
|